见天地

0x01 何谓“天地”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在本书的定义中,天地:在剥离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之后,所剩余的整个世界。

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在本书的定义中,见天地:了解“天地”所有的组成部分,或多或少地涉猎之。

0x02 通识教育

学术型硕士的专业为例: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哲学
    • 外国哲学
    • 逻辑学
    • 伦理学
    • 美学
    • 宗教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统计学
  • 法学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公安学
  • 教育学
    • 教育学
    • 心理学
    • 体育学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新闻传播学
  • 历史学
    • 考古学
    • 中国史
    • 世界史
  • 理学
    • 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天文学
    • 地理学
    • 大气科学
    • 海洋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地质学
    • 生物学
    • 系统科学
    • 科学技术史
    • 生态学
    • 统计学
    • 心理学
    • 力学
    • 材料科学与技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基础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药学
    • 中药学
    • 医学技术
    • 护理学
  • 工学
    • 力学
    • 机械工程
    • 光学工程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冶金工程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电气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建筑学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测绘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业工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核科学与技术
    • 农业工程
    • 林业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城乡规划学
    • 风景园林学
    • 软件工程
    • 生物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公安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科学技术史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设计学
  • 农学
    • 作物学
    • 园艺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植物保护
    • 畜牧学
    • 兽医学
    • 林学
    • 水产
    • 草学
    • 科学技术史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风景园林学
  • 医学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药学
    • 中药学
    • 特种医学
    • 医学技术
    • 护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生物医学工程
  • 军事学
    •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
    • 战略学
    • 战役学
    • 战术学
    • 军队指挥学
    • 军制学
    • 军队政治工作学
    • 军事后勤学
    • 军事装备学
    • 军事训练学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农林经济管理
    • 公共管理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 音乐与舞蹈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美术学
    • 设计学

报菜名报了一百五十多行,但我还没有报完呢!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学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计算机应用技术

1. 是什么

问:什么是通识教育?

答:零级学科,都学一点。

  • 零级学科:学位的前两个字。比如,我在本科毕业之后是理学学士、在硕士毕业之后是工学硕士。
  • 一级学科:本科专业。比如,我大一上学期的专业是工学の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大一下学期的专业是理学の地球物理学
  • 二级学科:硕士专业。比如,我考研报名的专业是工学の电子信息の计算机技术

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包括:语文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

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做题人最悲惨的地方在哪呢?自然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决定命运。前者所形成的正反馈影响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后者所形成的正反馈影响了自信心和好胜心。假如你爸妈从不打麻将,闲着没事只看《动物世界》“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交配的季节”,这对你的自然智能影响极大;类似地,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老师夸,这对一个人的数理逻辑智能影响极大。

问:什么是通识教育?

答:多元智能,都发展一点。

2. 为什么

  • 如果出生于非高知家庭,你几乎无法获得正常的通识教育。得数理逻辑者,得应试教育。经过初高中的筛选,至少一半的小镇错题本失去了获得本科教育的机会;进入了大学的小镇做题家因为无人指导、无人监督,不少人浑浑噩噩地浪费生命。单从这两点来看,至少90%的学生与通识教育无缘。剩下不到10%的人,又有超过80%的人盲目地跟着培养方案卷GPA、保研资格。所以,“2%的人可以获得正常的通识教育”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
  • 如果父辈给予的资源有限,你几乎必须经由通识教育重塑自己。没读过大学的小镇错题本一般过着怎么样的人生?读过大学,但混完了四年的小镇做题家过着怎么样的人生?在大学里卷了四年的小镇做题家又过着怎么样的人生?从两个维度出发,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往往在经济状况上低人一等;应试教育的成功者即使在经济状况上优于失败者,但仍然难以精神独立。
  • 任何人可以经由互联网,获得够用的通识教育。我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为了上学走十几里山路,我也不是没走过;我七年级才接触正式的英语课;我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县中备战高考;我的父母分别是初中学历与小学学历;我的本科学校坐落于日渐衰弱的大东北;受限于认知和眼界,我本科常年浪费时间;凡此种种,我从来没有受过优质的教育,但我经由互联网完成了自我教育,也获得了足够的通识教育。“足够”的标准因人而异,在不知道自己的标准之前,你可以参考后文的必要条件。
  • 一个显著的误区,“有用之用”被视作“无用之用”。在做题人的眼中,“有用之用”包括:分数、排名、老师所讲的知识和题目、亲友、一路建立的各种人脉等;“无用之用”包括:打游戏、读闲书、看风景等。我先不加论证地告诉你,一切皆有用。你认为某些人事物无用,往往是因为认知水平不够高。彻底理解本书的重要指标之一:任何经历于你,都“有用”;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

3. 通才、全才、专才和怪才

从通识教育出发,重新定义几个名词:

  • 通才:顶级通识教育。通才博闻广知,足以窥探人类所有的精神文明。
  • 全才:通才的“早期版本”。早期,因为知识的总量不多,所以某些所谓的“往圣”同时在诸多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人物是具有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一众头衔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艺术中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还有冯·诺依曼,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在“泛”自然科学中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随着近现代生产力飞速地提高,尤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混杂了知识和噪音的信息指数级增长,导致了“这个时代没有全才”。
  • 专才:通识教育不够,但在某个领域中特别杰出。比如,“文化昆仑”钱钟书的高考数学只考了15分。类比数学的封闭性解释之,知识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不严谨地假设“通识教育 = 科学 + 艺术、科学 = 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故‘通识教育 = 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艺术’。钱钟书在社会科学与艺术中满足“封闭性”,拓宽了社会科学与艺术的边界。即,虽然钱钟书的自然科学不及格,但社会科学与艺术的知识具有封闭性,其拓宽不依赖自然科学的知识。
  • 怪才:专才的“小众版本”。某些专才性格怪癖,极度符合吃瓜群众对于天才的刻板印象,比如The Big Bang Theory的谢尔顿。有些“钱钟书”学不明白数学;有些“钱钟书”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怪才只是沟通成本极高的专才。

上世纪80年代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勤奋刻苦的“伪”通才兼“半”专才。在各行各业急需人才的时代背景下,ta们占据了存量极大的优质岗位。官僚化、学阀化使出生于2000年前后的几代人非常卷。但是,“真”通才兼“全”专才在任何地区的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我认为,做题人的最优解:在本科期间成为通才;选择某个二级学科,保研或考研至清北华五的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期间成为专才。对于愿意出国且可以出国的人,出国优先。

0x03 站在不吃香菜的肩膀上

作为一个幸运的“准”通才,我学过的课程包括:

  • 哲学:清华大学的《逻辑学概论》,没看完;耶鲁大学的《死亡》,没看完;考研政治级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经济学: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原理》,没看完。
  • 法学:考研政治级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教育学:清华大学的《心理学概论》;清华大学的《职业探索与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没看完。
  • 文学:几十本经典名著。
  • 历史学:清华大学的《大唐兴衰》
  • 理学:末流985的“四大力学”;末流985的地球物理学。
  • 工学:末流985的工科数学;末流985的部分电子类专业课;末流985的部分计算机类专业课;末流985的部分地学类专业课;末流985的地球物理学类专业课;考研级别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顶级985的计算机类硕士专业课。
  • 农学:无。
  • 医学:无。
  • 军事学:无。
  • 管理学:无。
  • 艺术学:清华大学的《艺术的启示》,没看完。

我浅尝辄止地尝试了中南大学的《编译原理》、清华大学的《日语与日本文化》、清华大学的《电路原理》、北京大学的《身边的营养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清华大学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艺术欣赏昆曲》等课程。本科光阴的虚掷,使我越级打怪;正反馈系统的缺失,使我看了非常多课程却有始无终。以“学完一门完整的课程”为标准,我的通识教育非常差。

基于本人踩过的坑和浪费的时间,我的建议见《上篇:伪教育/3 高等教育》的第3节“进退无由”。

0x04 见天地の必要条件

  • 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相信自己可以学会任何已有的真理,包括最难的数学和哲学。
  • 天地万顷,只取一亩耘。
  • 可以快速地辨别信息的归属,为其贴标签。
  • 假如对“天地”的某个组成部分感兴趣,可以通过通识书籍和教材迅速地入门。
  • 碎片化信息仅且仅能向你提供兴趣、顿悟或实例,而非认知。
  • 不是韭菜,而且具备割韭菜的能力。
  • 完全理解“天地交通”所蕴含的哲理。

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相信自己可以学会任何已有的真理,包括最难的数学和哲学。目标始于自信。这也是我把“相信”放入第一个必要条件的根本原因。这句话还有两个关键“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已有的真理”,它们和“相信自己”一起,筛掉了至少98%的人。

  • 足够的学习时间:几乎所有的失败者都尝试过逆袭,或想过逆袭。但是,大多数人又失败了。因为学习方法不合理,ta们有效的学习时间远远不足够。要么缺乏正反馈,早早地放弃;要么在进行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学习”,有效学习时间几乎为零;要么设立了一个错误的deadline,只欠坚持。
  • 相信自己:没有自信,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 已有的真理:在本文的开头中,我引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概念“主观能动性”和“真理”,而且我在后文中提到了“通识教育 = 科学 + 艺术”。不妨让“已有的真理 = 已有的科学”。基于此,学习素材的源头必须是正统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天地万顷,只取一亩耘。两个关键词:“取”和“耘”。

  • :当做题人初见天地之广阔,他一定非常欣喜,看不完的书和电影、学不完的真理。所谓“取”,指的是在万顷天地中取舍。
  • :耕耘终身从之的事业。

可以快速地辨别信息的归属,为其贴标签。不难发现,通识教育往往不受人待见;党同伐异的对立和不体面的骂战充斥着互联网。在过滤掉噪音之后,互联网也剩不下多少信息了。

  • 假如对“天地”的某个组成部分感兴趣,可以通过通识书籍和教材迅速地入门。
  • 碎片化信息仅且仅能向你提供兴趣、顿悟或实例,而非认知。
  • 不是韭菜,而且具备割韭菜的能力。

许多知识区博主和成长区up主,要么搬运、要么洗稿,以各种碎片化信息收割绝大多数新时代文盲的注意力。ta们的废话比伪精英信口胡诌的暴论强得多;这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但是,讨论“是应该听废话还是应该听暴论”无异于让人选择“是吃土还是吃屎”,毫无意义。有效的学习来自于经过时间考验的知识体系。假如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找一门基础的课程学学、找一本入门书看看”方为正道。

完全理解“天地交通”所蕴含的哲理。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天地交通”即“联系的普遍性”。信手举几个例子:过程与过程之间服从演绎法与归纳法的限定;物理物理,万物之理;文本信息以“语言”为载体,和“语言学”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