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耦合

1. 改变始于大事,成于小事

“搬砖”是最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因为志存高远而迷茫、精神内耗、自我怀疑、自暴自弃。要我说,你先别管那么多幺蛾子,只干一件事:怎么样让自己过出满意的一天?

不谋一日者,不足以谋一世。

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你有没有过令自己满意的一天?别想“入学那天、毕业那天、第一次领工资那天、各种纪念日、各种大把大把消费的节日”这类自带仪式感的日子,而是“我工作日醒来,有三节课,有两个作业;我周末醒来,没有什么 deadline ”这种稀松平常的日子。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不谋一日者,不足以谋一世。

很多人问我比较大的问题,比如人生关键节点的决策,再小也是一些时间跨度十天半个月的问题。但几乎没有人问我:如何做到早睡早起?如何做到每天阅读半小时?

我大一大二很废柴。如果第二天上午没课(周末、假期),晚上凌晨两三点睡,十二点起简直是家常便饭。从下定决心跨考开始,我的生活状态才有所改观。但我考研并不是为了一个学历,而是企图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么,如何活成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先把最简单的一天过好;如何把最简单的一天过好,先把作息固定下来。

但凡差一点的学校、差一点的学院、差一点的寝室,都有一个非常大的“时间黑洞”。不管干嘛吧,反正不干正事。每天都干正事的人,再怎么样也差不到哪去。也就是考研那两年所形成的生活状态,我的人生彻底改观。

不谋一日者,不足以谋一世。

有向无环图

人生其实是P问题,但因为很多人解耦合的能力太差,把人生过成了一个NP问题。

下篇:自我教育/6 他山之石/3 解耦合

0x01 是什么

0x02 为什么

0x03 怎么办

1. 线性化

2. 模块化


下篇:自我教育/6 他山之石/5 应试

1 是什么

2 为什么

3 系统性错误

和解:求而不得的焦虑

很多人过于短视,也过于贪心。我觉得在二十五岁之前能活明白,很了不起;在三十岁之前活明白,很不错;在死前活明白,不枉此生。

这就把前面的内容串起来了。

  • 0x00:定义幸福
  • 0x01:追求幸福
  • 0x02:避免最大的误区

这三者的前驱后继几乎是确定的,即:做好了第一步再做第二步;做好了第二步再做第三步。但大部分人就和学数学一样:小学数学没学明白,进了中学。但在中学硬着头皮学初中数学,越学越烂;进了一所普通的大学,这辈子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微积分。

我一路见了许多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总是走大家都走的那条路,即使不擅长,也总是硬着头皮向前走。但他们从未想过:好好地从头再来。

03 怎么办

1. 学习曲线

Dunning-Kruger Effect

img

2. 图式

3. 训练数据集

我们把应试作为解耦合的一个实例。

应试的学习曲线

img

  • 裸考分数:当你决定参加某场考试,马上拿未来那张卷子考你,你考出来的分数。
  • 目标分数:你希望在正式考试中得到的分数。
  • 理想的备考策略:通过裸考分数和目标分数之间的差距,以及搜索到的信息,你所制定的备考方案。只要一步步按照方案执行,就可以达到目标。
  • 实际的备考策略:花了一些时间学习,得到了实践的信息(完不成预定计划、发现自己比预想的要菜),觉得备考方案不太对或者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修改了原来的备考策略。

大多数小镇错题本的实际曲线:

img

0x01 应试路径

我认为,一条优美的应试路径应该是:

  1. 在老师和家长的夸奖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体系和学习习惯。
  2. 考试的半年之前:搭建知识体系。
  3. 考前3个月~考前1个月:做做近五年的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对不擅长的章节加以专项练习。
  4. 最后1个月:巩固所学,保持手感,沉着应试创佳绩。

但大部分错题本的应试路径则是:

-----------------------------------------------;

Some tips:

  • 把你本科的培养方案画成一张有向无环图。这就是解耦合。
  • 时间管理:不谋一日者,不足以谋一世。这也是解耦合。
  • 我建议你读一读这篇:。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一种基本能力,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不重不漏的分割”,参考集合/完备事件组的定义。
  • 从时空的角度,事情可以:
    • 按照时间分为: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后天做什么。
    • 按照空间分为:哪件事情在前;哪件事情在后,解析成有向无环图。
  • 你不难感觉到,数理思维对太多太多的解析水平根本没有上限!
  • 从学习上看,你要明确学习曲线是怎么样的:比如万事开头难、中间不难、结尾难,这是大多数事情的本质。假如你抱着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原始部落理念,那你这辈子几乎掌握不了自己人生的任何部分。
  • 图式:心理学定义,可以自己看维基百科。
  • 训练数据集:你可以看看神经网络是工作原理,哪怕随便找个最脑残的傻逼科普版。你也能明白:一堆训练数据集把一个神经网络训成一个脑子,这个脑子可以用来干一些事情。人脑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人脑是天然神经网络。于是乎,你往脑子里灌什么训练数据集,你就会长成哪样的人(当然,前面的好奇心决定了你的算力会被开发多少、前面的自信心与解耦合决定了你的训练过程会不会收敛、有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