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写一点所谓的阅读须知。

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国产的大一新生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必修的思政课之一。和它同系列的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修法基”、“形势与政策”,甚至“军事理论”等。现在大家对这些“红”课的刻板印象很深。大一新生可能极左、可能极右,甚至认为思政课是洗脑课。当然,绝大多数大一新生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左”、什么是“右”。所以,我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立足点是“它为什么不红”。至少就考研政治的考察范围(思政课的内容也八九不离十)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开始准备考研政治的时候,我以为“背政治”是我负能量的巅峰,因为我对考研政治的刻板印象不弱于任何一个国产大学生。但是,所谓的“洗脑”是无脑的人云亦云。马克思主义基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如果不去“见天地”,你甚至连什么是哲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都不知道。本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篇主要是发展自德国古典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不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篇几乎不谈政治,至少比后面的人际关系篇谈得要少。

第二,我的哲学水平。为什么不写其它哲学,只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我只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分为很多流派,比如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还有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早可以追溯到老子、庄子、亚里士多德,近一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还可以给哲学附加非常多前缀,比如科技哲学、政治哲学。和数学篇类似,我只讲我所学过的哲学,但仍然和数学篇类似,我可以用三脚猫的哲学水平,呈现哲学足够强的解析力。在本书的框架成型之前,我学过的教材和课程只有:学堂在线的陈为蓬的逻辑学概论,听完了大部分;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好像只听了三四节课;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徐涛的考研政治强化课;在本书的框架成型之后,我读完了一本《哲学的慰藉》。真正启蒙我以哲学的视角认识世界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开始准备考研政治之后,“牛逼啊!原来马克思主义是这样的!”等到你足够强,可以读懂我,你会发现包括但不限于我这样的准知识分子,乌托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简直已经成为了一种公知型高级知识分子(高晓松那些废物不算)的执念。和数学篇类似,马克思主义哲学篇既是“见天地”的有力武器,又是“见天地”的检验标准。如果可以读懂马克思主义哲学篇,你将有能力触碰最艰深的哲学,因为我足以触碰最艰深的哲学;如果读懂了数学篇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篇,你应该已经不需要这本书了。但是,如果连数学篇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篇都读不懂,即使顺利毕业的你其实没有什么资格自称“学士”,充其量是一个拿了本科学位证的高中生而已。别“带专带专”地假装自嘲实则找人家大专生的优越感了,你远远不如别人。在经济下行且失业率飙升的环境下,相信你可以理解我的这句话。

第三,如何食用哲学?既然我的哲学水平是三脚猫,而且哲学按照流派分类,那么你能不能食用其它哲学呢?比如老子、庄子、王阳明。当然可以。又比如,你就读于某所不上不下的野鸡学校,热衷于你某个另类的思政老师或网红思政老师(比如陈果)所教授的“哲学”。当然也可以。如果你因为或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你可以跳过本篇,否则我就给你说道说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子集。因此,你需要有一本系统地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我比较建议你冲学长学姐要一份考研政治参考教材,或者直接B站找徐涛的课程看,只看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虽然从一些哲学的科普读物或经典教材,甚至某位你所感兴趣的哲学家开始更好,但我没有尝试过,所以不作推荐。你也可以将此视作另一层用意:既然我基于最烂的学习素材写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篇,那么只要投入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精力,你是不是一定可以达到更高的哲学水平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脉络、逻辑脉络、定义,我肯定无法事无巨细地写一遍。本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篇的特色在于,我会结合现实生活阐释徐涛常用的一个描述“大智慧啊!同学们!”让我们从“哲学 = 世界观 + 方法论”入手。

注:我所使用的术语、定义等均出自肖秀荣的精讲精练(2023版)。

0x01 哲学基本问题

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对此,有一个重要的哲学基本问题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我们抛开哲学,从数学的角度剖析一下这个问题:如何定义物质?如何定义意识?如何定义世界的本原?为什么必须在物质和意识中二选一?比如,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都不是世界的本原。

说白了,哲学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你可以提出一套完全自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比现有的哲学都更加完备、更加自洽,那么你将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们首先预设:哲学家是同时代最具有智慧的一群人,而且ta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迭代,发展出了足够庞杂的哲学体系。因此,我们不得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如果你愿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就必须先假设它的某些命题是公理,进而和其它的哲学流派辩论,比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我们来到了本文的标题“唯物论”。

还有一个重要的哲学基本问题:世界是否可知?

在数学中,我们强调了形式化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形式化的框架,就没有推理所形成的因果链。虽然哲学有一部分形式化的东西(符号学或逻辑学的“与或非”、命题等),但我们所读(看)到的哲学至少99.9999%都是自然语言所写成的哲学。对这些不够精确的定义的理解程度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哲学功底。例如,“世界是否可知”的“可知”是什么意思?我发现“苹果A是甜的”。怎么发现?吃一口就知道了。苹果A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子集),所以至少“苹果A是不是甜的”是可知的。但是,我们如何判断“苹果B是不是甜的”、“所有苹果都是甜的吗”、“世界是‘甜’的吗”。

基于此,“世界是否可知”区分了可知论不可知论

  •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在形式化和推理的层面,数学和哲学可以被挖得非常深,因为它们总是冒出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命题。在哲学中,某些描述可以被压缩得异常精简。我们用纯哲学的语言压缩一下本节试试:

  •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世界是否可知?
    • 可知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 不可知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阿巴阿巴阿巴?为什么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性、第二性、同一性是啥?这个第一性和Elon Reeve Musk带火的第一性原理有什么关系?而且,我的学习素材不是这样写的啊!

比如,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原文:

  •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存在思维具有同一性。
  •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存在思维的同一性。

我们顺带谈一下教育基本问题:这些人抄书都不肯好好抄。

我们可以从原句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它们根本不区分同义词用来用去所造成的理解问题。这不仅是文科的问题,而且在理工科中也非常严重,比如各种符号体系非常混乱。在我所压缩的部分中:物质、存在一律写作物质;意识、精神、思维一律写作意识。

好的教材浅显易懂,你们可以从知乎搜到不少吐槽国内教材的、推荐国外教材的回答。有能力必须读(看)经典的原版教材或课程;不行也要选有口碑的译本。提一个醒呼应前文:不要迷你们特立独行的某个笨比老师。它们真的懂哲学和社会科学吗?本科期间,我是试验班的,所以没有那种常规的思政课(只上过思修法基)。3个学期的政治理论与思想教育专题,每学期8节课,可能开学前两节课自愿分享假期心得、3节课让我们组队做PPT讲“东北亚五国国际关系思想与理论流派”之类的、中期参观某某纪念馆、请各种暴论型老师轮流讲一节课。某些老师的受众和某些水平极差的网红老师一样多。因为“罢黜百家,独尊马术”,没有学术的民主和思想的自由,张维为这种人遍地都是。在哲学这些领域中,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好哲学重中之重的前提条件。

回到正题,我不太准确地概括一下本节:

  • 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 哲学的第二个基本问题:世界是否可知?
    • 可知论:世界可以被完完全全地认识。
    • 不可知论:世界不可以被完完全全地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是“唯物主义 + 可知论”。

0x02 唯物主义

【社哲讲堂31】"实事求是"可解决90%的烦恼

一门哲学得以延续、得以发展、得以让你在21世纪的时候学习,靠的是它的理论体系让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足够的合理性。例如,亚里士多德。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生,应该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错漏百出。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是什么样的呢?它是否具有足够的合理性?

  • 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我们仿写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质生意识,物质生万物”。在老子来看,“道”是世界的本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至于老子怎么得到“三”,为什么不是“四”,我们只能将它理解为一拍脑袋了,即经不起深究。

首先,马克思主义定义了物质和意识。基于此,才有后面的两个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认识论、乃至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越根本的定义,越需要长期的、深入的理解。比如老子的“道”,言有尽而意无穷。《道德经》多少字?无论哪个版本,没有超过6,000字,但国学大师们、知识分子们、东方的哲学家们在6,000字不到的《道德经》上雕了多少花?类似地,我有必要强调:至少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某些定义,比如物质、意识、实践、主观能动性,需要常读常新,直至形成一个足够稳定的理解,否则基于此世界观的方法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至此,我们可以顺便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人怪罪执行力;有些人怪罪意志力;有些人怪罪命运。我问“我们”一句:你世界观的底座在哪里?我继续问那些好为人师的人(包括我):你世界观的底座在哪里?我会说:我世界观的底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于其ta人,大概率是回答不出来的。

我们姑且认为肖秀荣精讲精练以及“罢黜百家,独尊马术”的其它学习素材没有篡改历史: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实在。

又开始抽象起来了。

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金木水火土,即五行。那时候的物质充满了太多封建迷信的元素。但是,后来发展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所以有了原子、中子、夸克等微观粒子。因此,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发展之一是“对物质的理解从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可见)到原子(宏观不可见,微观可见)”。那么,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优越性是什么呢?随便列举两条:

  • 包含了更多的物质。无论怎么列举金木水火土、苹果A、苹果B、山川湖海、风雨雷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不可能列举出空气,也无法将风解释为流动的空气,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张元素周期表(原子)就可以把万物列举一遍了。
  • 更加统一: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关于物质的客观规律是《本草纲目》(某种草药治什么病);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中,关于物质的客观规律是分子(某种生化物质决定什么细胞的什么状态)。本草纲目是经验之谈,越写越厚,全是各种奇奇怪怪的特例,但现代医学由生物学、化学自底向上生发。

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就更抽象了。两个问题:

  • 电磁场是不是物质?
  • 历史是不是物质?

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来,电磁场当然不是物质,因为它不是原子。既然它不是物质,那么是意识吗?假如我是那个时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我说:“你看!你们唯物主义根本无法解释电磁场的存在,但我们唯心主义可以!电磁场是上帝所创造的,正如一切物质都是上帝所创造的。”这样唯心主义就压倒了唯物主义。

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来,历史当然不是物质,因为它不是原子。既然它不是物质,那么是意识吗?假如我是那个时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我说:“历史是一种宏观的意识,是历史所包含的人类的意识的有机结合。”如果这样的话,历史是分立的瞬间。我们无法以“历史是分立的瞬间”这种世界观去剖析历史,进而提出相应的方法论(唯物史观)。

但是,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看来,电磁场和历史都是物质。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和意识的定义:

  • 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电磁场和历史满足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定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优越性之二包括:

  • 从静态到动态:批评形而上学主打“不思进取”。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特征。其中永恒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无敌的存在。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电磁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点,“电磁场可以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产生”。时空、运动、动和静是和物质相关的重要定义及分析对象。这种“从静态到动态”的升级又囊括了更大的世界。
  • 唯物史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的辩论上根本打不过同时期的唯心主义,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可以。

本文不厌其烦地、隆重地对物质和意识展开了讨论。此理论体系将在本章的后3篇文章中释放出极高的解析力和实用性。

下篇:自我教育/3 马克思主义哲学/2 两个特征

唯物辩证法(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0x01 普遍联系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1. 联系

在《下篇:自我教育/1 知行/1 见天地》中,我写到“见天地”的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完全理解‘天地交通’所蕴含的哲理”。

联系是指事物(物质)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定义上,这非常容易理解。至于联系的几个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则读起来毫无压力、背起来莫名其妙,用起来无处下手。其中最值得强调的是普遍性

  1.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三句话在逻辑上是递进的:单个事物本身的联系;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整个世界。哲学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懂的人可以看到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懂的人没有一张包罗万象的网,永远循环着“学习;遗忘;学习;遗忘;学习;遗忘”的过程。

本文仍然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底层,还在铺垫,没有衍生出多少可用的方法论。每节现提出一个思考的范例。接下来,我用“蛛网论”串联起本节的逻辑。

2. 蛛网论

假设每个人都是一只蜘蛛,需要织一张自己赖以为生的网来抓住小昆虫。

  • 一只普通的蜘蛛:晴天织网,网住了一只小昆虫,一个礼拜不挨饿。但是,一场风雨过境,先前的蛛网破了,重新织。
  • 一只非凡的蜘蛛:观察天气,得出阴晴雨雪的规律(气象学);测试蛛丝在不同食物下的强度,比如吃蛋白质高的昆虫可以吐出韧性更强的蛛丝(营养学);调整吐丝的浓度,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态地调整蛛丝的质量(力学);观察昆虫的行动轨迹,得到蛛网在各个位置上所取得的收益表(动物科学)。有了以上知识,这只蜘蛛储存好最高质量的食物,卡着连续一周的大晴天,在收益最高的位置上吐出了一张强度巨高的蛛网。
  1. 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蜘蛛吃的食物和蛛丝是相互联系的。
  2.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蜘蛛和天气、其ta昆虫、力是相互联系的。
  3.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蛛网论本身。
  4. 哲学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懂的人可以看到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懂的人没有一张包罗万象的网,永远循环着“学习;遗忘;学习;遗忘;学习;遗忘”的过程:普通的蜘蛛和非凡的蜘蛛。

回想一下你的小学、初中、高中。作为一个国产大一新生,毫无疑问,你吃过了很多苦,但这些苦是否和现在的你仍然存在某种联系?你可以把你自己作为事物,思考自己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比如性格、学识、外貌)、你与其它事物(包括人)之间的联系、你在整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你的蛛网是什么样的且可以作出何种改进。串起这些思考即“见自己”的过程。这和知行篇是不是非常相像?“见天地”正是收集那些网结(气象学、营养学、力学、动物科学)的过程。

0x02 永恒发展

1. 发展

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改变,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联系是一种静态的观点;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观点。对于事物本身,在静态上有三种层次的联系,在动态上有永恒的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展的定义中,发展基于变化。前半句写事物的一切改变是变化;后半句写事物的的变化是发展,即“发展 变化”。在定义的层面上,切记数学的形式化和逻辑链。和数学一样,如果对定义没有咬文嚼字的意识,从某个地方没理解对开始,哲学就读不懂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动态规划

串联起本节的是“拒绝贪心算法,坚持动态规划”。

可以读一下这篇文章:动态规划与贪心算法的区别

假如把人生阶段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

  • 贪心算法:小学卷第一,升入某所初中;初中卷第一,升入某所高中;高中卷第一,升入某所大学;研究生卷第一,升入某所研究生院。核心思路是战胜尽可能多的同龄人
  • 动态规划:因为看了喜之郎果冻的广告,所以我立志当宇航员,我的奋斗之路是“小学A → 初中H → 高中M →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因为小学早恋了,所以为了爱情,我以ta的奋斗之路为参照,我的奋斗之路变成了“初中K → 高中L → 大学,南京大学 → 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因为初中失恋了,所以我为了远离和ta有关的一切,我的奋斗之路变成了“高中N → 大学,中山大学 → 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因为高中刷知乎,发现学医是一条不归路,所以我的奋斗之路变成了“大学,厦门大学 → 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狠狠地思考了人生,所以我的奋斗之路变成了“研究生院,新加坡国立大学”。

你把自己当成一个永恒发展的事物,新的子事物在你身上产生、旧的子事物在你身上灭亡。

为什么拒绝贪心算法?因为这个世界所有的实例告诉你,贪心算法是一条不归路。它是一种忽视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变化。

  • 普遍联系:毫无疑问,人生阶段之间是串起来的。“不关心未来,只卷当前阶段的第一”不考虑最基本的“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比如你的人生阶段)是相互联系的”。
  • 永恒发展:动态规划因为人生阶段的发展做出了诸多改变。这防止了一条路走到黑。比如,你读了土木工程,贪心算法肯定让你卷清华大学然后去支援非洲,但动态规划可能叫你走回头路退学纠错。

从本质上来看,动态规划以更高的复杂度统揽全局,有更大的解空间,自然也有更高的上限。其思路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则是动态的发展。

补充阅读:Mindset/Fixed and growth mindsets

下篇:自我教育/3 马克思主义哲学/3 三大规律

哲学之强,强在世界观的大一统,进而衍生出强大的方法论。前两篇文章类似于数学的定义(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定理(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后面三篇文章更加接近数学的推论(三大规律、五对范畴、认识论)。例如,数列的极限。

  • 初期,许多教材可能会通过定义( )证明某个数列的极限存在。
  • 中期,许多教材可能会引入定理(夹挤定理)证明某个数列的极限存在。此时,夹挤定理所使用的数列一般是极限显然存在的数列,比如 ,而这些数列之所以显然,一般是因为在学微积分的初期已经证明了。
  • 后期,许多教材可能会引入推论(单调有界必收敛)证明某个数列的极限存在。此推论来源于极限的定义,但它又不同于定理。

在熬过了“数列的极限”的初期,证明“数列的极限存在”再也不用去找 关于 的下界了。

之所以将数学作为例子,是因为哲学作为方法论的强大之处源于世界观的大一统,和数学一样。假如我提出了一门全新的哲学——菜学,只要我的定理或推论和定义相悖,菜学立马被失败学、躺平学、赢学批倒批臭。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让没有哲学的做题人重定向至立足于社会科学的哲学的正道。

据我观察,做题人在形成三观的十年(中学和大学)里热衷于各种金句(个性签名):

  •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 接受平凡,拒绝平庸。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
  • 从来如此,就对吗?
  •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些金句对不对?最准确的答案是“不全对”。每一句话在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对的,因为它蕴含了古往今来的成因。例如,“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当作者说这句话的时候,ta肯定顿悟了“后悔无用,不如及时行动”。在作者眼中,这句话在刚出现的时候当然是对的;在你的眼中呢?在你以某句话为座右铭的时候,那句座右铭是对的。但是,如果抛开作者的顿悟以及你初见的共情,那句座右铭肯定可以被杠。例如,从明天开始大旱一年,那么(种树)最好的时间是一年后。让某句座右铭“全对”的关键是什么呢?理解它古往今来的成因。平凡之路的终点之一是形成了一门自洽(符合自己古往今来的成因)的哲学。

在一些铺垫之后,下面进入本文的正题。

0x01 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以下是几组对立统一的矛盾:

  • 知行与行知:按照我的逻辑,不应该是先知行,后行知吗?知行:找到自己的三观;行知:践行自己的三观。如果上了道,你会发现知行与行知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比如,在人生的知行篇学完了《职业探索与选择》,我当然会第一时间将其化为己用,而不是等到某个时间点(知行与行知的分界线)。也许你上一秒钟顿悟的某条道理(如果它足够地重要)足以掀翻你的整个三观,行知之路被迫戛然而止了,又得踏上知行之路。你在行知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知行是否正确,不断地通过实践补足“知”与“行”的差距。从宏观上,我们可以基于某个重要的时间点划分知行(寻找平凡之路)与行知(走平凡之路);从微观上,知行与行知完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组矛盾。
  • 思源与致远: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两个湖,一个是思源湖,另一个是致远湖。不知道哪位校友提出了“思源致远,天地交通”的说法。同学们,大智慧啊!这句话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天地)、普遍联系(交通,又和校名双关)、对立统一规律(思源致远)。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回到正题,为什么“思源与致远”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思源是知行的过程(见自己);致远是行知的过程。所以,它们成为了一组矛盾。继续展开一点,思源思得越深,致远致得越远。不妨记住这句话,当到达了自己的天花板(致远),你应该知道从哪里可以得到突破它的力量(思源)。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与“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结合归因:定乎内外之分谈一谈这组矛盾。前者是向外归因;后者是向内归因。对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将可怜之人的可怜向外归因于“ta的可恨”;对于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它将可恨之人的可恨向内归因于“自己不了解ta的可怜之处”。

当然,你可以套用对立统一规律,把这些矛盾继续展开。顺着鸡生蛋、蛋生鸡的死循环思考下去,你可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辅以联系的普遍性(普遍联系),你可以得到发展的永恒性(永恒发展)。

我们通过对比来衬托最无用的学科——哲学的强大。和什么对比呢?

  •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般若般罗密多心经》: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几句话非常对立统一。如果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展开“阴与阳”、“祸与福”、“色与空、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可以得到更科学(正确)、更完整的论述。引用王小波的一段话:

我说《万历十五年》是本好书,但又这样鸡蛋里挑骨头式地找它的毛病,这是因为此书不会因我的歪批而贬值,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做儒生们——是怎样做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曲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少了一些造罐子的,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 王小波《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 在经典中,“微言大义”,阴阳(即两仪)一不小心“生”了两次,就“生”出了八卦,而八卦又狠狠地定了吉凶。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 在现代国家中,粗浅的原则肯定行不通。这也回收了前面的伏笔“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让没有哲学的做题人重定向至立足于社会科学的哲学的正道”。

对立统一正是从不自洽(比如阴阳凭什么定吉凶)中开辟了永恒发展的道路,让曾经某些粗浅的原则退出历史的舞台。同样地,你的哲学也应该从现代哲学中生发出来。当然,对于普通的生活,不多的哲学也已经够用了。

0x02 量变质变

事物包括三方面的规定性。

  •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进而: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基于质、量、度、质变、量变所引出的方法论是比较通俗的,比如量变引起质变。这个规律某些性质的抽象性(渐进性、连续性、飞跃性)影响了它成为一个通用的范式。量变引起质变可以用于论证“题海战术的有效性”。这极大地浪费了量变质变规律的抽象性。在一些更加普适的场景中,比如每个人生阶段都是量变质变的过程、每个目标的奋斗之路都是量变质变的过程。这种过渡使量变质变规律将“积沙成塔”的窄化版本升级为万事万物的通用版本。

  • 人生阶段:量变质变的节点在于一场又一场毕业典礼。
  • 目标:量变质变的节点在于deadline降临的时刻(你也可以把毕业典礼当作deadline)。
  • 今天:量变质变的节点在于入眠。

你可以把所有的事物套用一个分段函数:

等数值可以自行修改。如果将对立统一规律视作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那么量变质变规律就是事物外在的基本性质。其要素无外乎:

  • 量变是连续的、长期的( );质变是阶跃的,短期的( )。
  • 度界定量变和质变的边界( )。
  • 在单位时间内,量变的权重小( ),而质变的权重大( )。

从唯物主义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有的讨论都笼罩在对立统一规律之下。你可以将事物和事物嵌套,比如多个今天构成了目标、多个目标构成了人生阶段(恰好和数学篇的例子统一了)。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知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

@ 华罗庚

可以把数学视作精确的数、哲学视作模糊的形,“数形结合”解析人生实在是绰绰有余。

0x03 否定之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否定式事物发展的环节。
  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

  1.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2.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3.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正好对应这个规律。

  1. 看山山:肯定
  2. 看山不是山:否定
  3. 看山还是山:否定之否定

完美地对应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

类似的三境界、三段论非常多,但可以长期套在自己身上的三阶段,大概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了。

下篇:自我教育/3 马克思主义哲学/4 五对范畴

注意,本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系统性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而是作为一个学习的起点。

  • 《新生:从伪教育到自我教育》:平凡之路的起点
  • 《知行》:本书最核心的部分,渗透于其它所有章节。
  • 《数学》:数学的起点
  •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起点

换言之,本书服务于呈现自我教育、数学、哲学的重要性,不推荐现学现卖。通过数学和哲学,我可以对着很多例子“微言大义”,但这种所谓的“微言大义”,只要没有以积淀已久的学科作为基石,和那些割韭菜的知识二道贩子没有区别。所以,本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通过我的介绍和解析,你只有看到了数学和哲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有能力从这里入门,也有能力读懂真正的数学和哲学,才有资格说自己获得了新生。

数学和哲学之所以难,是因为根本没人教。

  • 第一,没有人教知识本身。读过大学的人都懂,如果你们不自己去买一些比较好的教材,学校那套天书根本不可能学明白。因为某些半吊子的数学“大牛”和哲学“大牛”智商太低而不自知,到处误人子弟,以及通过智商低自我麻痹的笨蛋太多,让很多人以为学数学和哲学需要天赋。最高最远的数学和哲学也许需要天赋,但本科级别的数学和哲学根本不需要。我本科期间智商不高,但也照样学到了它们的精髓。所以,你不需要有任何的怀疑,“只要想学,就可以学会”。我会尽力在这两章中以或长或短的例子和题外话证明这一点。
  • 第二,没有人教其实用性。你们可能听过计算机、金融很挣钱,但没有人听过纯数学和纯哲学能挣钱。这两门学科给人的刻板印象是“养不活自己”。当然,因为供求以及不和钱直接打交道,纯数学和纯哲学确实挣不到钱。但是,应用数学和应用哲学都非常挣钱(只要你想)。如果你去拿一个真正的博士学位,不难发现“一切学科的尽头都是哲学(philosophy)”所言不虚。

回到正题:

因为叙述逻辑的不同,数学篇的某些数学是分立的,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可以同时学。如果只用数学思想,形式化、正定、迭代等完全可以不分先后单独地讲,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篇非常有必要强调串联起文章的逻辑。

  1. 唯物论统一了世界。万事万物是物质,是客观实在。
  2. 两个特征:联系和发展。其中发展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始终是科学的。
  3. 三大规律:它们提供了几个重要的发展范式,对立统一规律使得事物螺旋上升地发展;量变质变规律指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先连续后阶跃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提供了看山还是山的同一性。
  4. 五对范畴:那么,五对范畴或五对特殊的矛盾又负责什么呢?

假如我们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掐断,只留下唯物论、两个特征、三大规律。其实它的解析力和什么道家、阳明心学也大差不差,因为它的内容太少了。永远只能靠所谓的“短短五千言”蕴含了大智慧自愚愚人。相比之下,道家有: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庄子《秋水》

虽然阳明心学不出世,但现代文明的复杂度和封建社会还是不可同日而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值得推崇的一点是,它是一种入世的、与时俱进的积极哲学。它提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为一个“罢黜百家,独尊马术”的国家,我们随处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术语。哪怕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处事哲学,理解马哲也是理解这个国家的前提之一。

我们有了“唯物主义 + 可知论”把所有的物质相统一。行啊,一切都是物质。这有什么屁用?我把历史、电磁场定义为物质,然后呢?我可以靠唯物论提出群众史观吗?我可以靠唯物论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吗?

我们有了辩证法作为分析物质的武器,看到了物质随时间演变的规律。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框架让它的解析力具有实用性。行啊,辩证法让发展归结于矛盾。这有什么屁用?我发现理想和现实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然后呢?我可以靠辩证法实现理想吗?

五对范畴是五对贯穿于事物发展的重要矛盾。有了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可以生产足够多实用的道理。

0x01 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先来一点自然语言的道理。

  • 拒绝形式主义。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其实批判自然语言的道理一句话就够了:它们是僵化的,而世界是变化的。比如,1800年酒香也怕巷子深、2000年酒香不怕巷子深、2200年酒香又怕巷子深。两个特征(永恒发展)导致了自然语言怎么说都错,尤其是不加定语限制的自然语言。

  • 拒绝形式主义:这句话需要首先定义形式主义,即形式(远)大于内容。基于此,它的意思是“不能让形式(远)大于内容”,而不是“不要形式只要内容”。如果连形式主义发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知道,就想不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容易掉入“不要形式只要内容”的极端。
  •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内容,不需要形式。
  •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内容,也需要形式。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内容,不需要形式。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内容,不需要形式。

基于对立统一规律,关于内容和形式最完美的标准是“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

因为五对范畴是五对矛盾,所以你可以使用辩证法(矛盾分析法)去套一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比如,我不断地重构本书(改文件夹和格式、更新)。这其实是注重形式的体现。

对于读者而言,最完美的形式是直接PDF甩你们脸上、搞一个播客喂到你们耳朵里、做成视频配上一些搞笑的表情包在B站上发。如果你们自己尝试去外宣,比如写博客、当YouTuber,应该经常需要思考到内容与形式的适配,尤其是如何相辅相成。那么,这对范畴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 它有助于你思考事物的传播及其寿命:内容大于形式导致酒香也怕巷子深(可能胎死腹中);形式大于内容几乎等于苟延残喘了。你可以拿这对范畴去套基于流量的人或群体的起落。
  • 它有助于让你掂量自己的水平:做PPT和讲PPT很能反映个人水平(PPT的内容本身是内容,而通过PPT呈现内容的部分是形式)。

0x02 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应该是很多人希望自己有,但实际上没有的能力。从现象到本质,也就是抽象而已。

普通人:

强者:

其实这没什么好说的,抽象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数学和哲学的功底。你数学好、哲学好,就可以一句顶一万句。当然,这句话很容易被杠。

  • 第一,很多数学拿不到奥赛金牌的成功人士,比如马云、马化腾、王健林。
  • 第二,有些数学好、哲学好的人非常Geek,是只懂数学、只懂哲学的憨憨。

确实如此。比如,我在这里对你们头头是道,还不是一个连闵行三层小别墅都买不起的穷鬼?因为中国没有言论自由,所以这是一个暂时无法讲到底、讲到本质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穷鬼,我还是建议你足以看懂本书的数学篇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篇,先看清自己的本质,然后对于所有反认知的现象,找到它们的本质。相应的,一定要格外重视任何学科的定义和阐释性论述例子只是辅助。相信在我不厌其烦的强调下,你们应该不难理解前者是本质,后者是现象。为什么我建议大家“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这当然不仅是终身学习、自强不息、“活到老学到老”等说了等于白说的道理。一般来说,每接触一个新的学科,你都会接触类似于“概论”的东西,比如经济学概论、逻辑学概论、西方哲学史。在这种比较宏观的学习中,你可以观其大略。任何非复制粘贴、非东拼西凑、由业内学明白了的人教授的课程或写的教材,都有一些相当简洁的结论。在你通过“见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本质之后,浅尝辄止某些学科的收益是巨大的。这个收益不一定是钱、权力、名气,它可以服务于你“透过现象看本质”,过出相对清澈的一生。

  • 理科(纯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物理)的本质:形式化、抽象、和上帝对话。
  • 工科(除了理科的理工科)的本质:应用、trade-off。
  • 经济学:应用,供求。
  • 政治学:应用,博弈。
  • 艺术:和上帝对话。

0x03 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之间引起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现象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 种因得果。

这个没有什么,即我反复提到的因果链(数学)。切记,在数学中,每一道证明题每一个步骤的箭头(因 果)来之不易;生活亦是如此。因果这对范畴本身不复杂,但因为事物的普遍联系(两个特征)复杂而复杂。

在此,值得提醒的是“把定义和定义之间串起来,比如因果的定义包含了“本质与现象”的现象”。没有这种基本的观察力,你不可能学得明白数学和哲学。

0x04 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矛盾分析法: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

第一,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第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第三,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的:

第一,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第二,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结合这篇文章《下篇:自我教育/2 数学/4 目标模型》,你可以做一个深入的思维训练:在某个人生阶段中,你个人的必然性是什么、你个人的偶然性是什么、社会历史的必然性是什么、社会历史的偶然性是什么。

请参考以下对立统一模型:

  • 微观自然科学层面:假设你鼓掌一次,打死了皮肤表面10%的细菌。对于你手上的细菌而言,这场死亡的来临相当于一场不可预知的天降正义。假如ta们可以互相沟通,得知这场天降正义死了10%的同胞。对于细菌A而言,ta可能死了两个亲戚(除ta之外,总共19个亲戚)。
  • 宏观社会科学层面:假设世界是一个人,它的神经系统是文化、它的循环系统是科技、它的内分泌系统是医疗、它的消化系统是外交。当科技发生革新的时候,10,000个人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占总人口的10%。与此同时,世界出现了1,000个新的工作岗位。裁员和招人对于世界这个“人”的细胞(即宏观世界的人类,相当于微观世界的细菌)而言,有10%的可能性被裁,但又有10%被裁的人流向新兴的工作岗位。

在微观世界中,个人即细菌、社会历史即你。个人的必然性是有10%的亲戚会死;个人的偶然性是死亲戚a,还是死亲戚b;社会历史的必然性是你迟早鼓掌;社会历史的偶然性是今天鼓掌,还是明天鼓掌。在宏观世界中,个人即你,社会历史即社会历史。个人的必然性是有10%的人被裁员;个人的偶然性是裁a,还是裁b;社会历史的必然性是科技迟早发生革新;社会历史的偶然性是量子计算先到,还是可控核聚变先到。

那么,如何区分个人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如何区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社会历史的偶然性?回到必然和偶然的定义: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是“改动你人生的某个细节”。如果有些事件跟着改变,偶然;如果有些事件不跟着改变,必然。社会历史也一样,删除某个人,如果有些事情跟着改变,偶然;如果有些事件不跟着改变,必然。

例如,我回家住4天是偶然(可能一不小心住了3天或5天),但我回家住是必然。又例如,马云是偶然,但电子商务是必然。

在个人层面,关于偶然与必然的思考,极其有助于帮你实现个人的完整(“见自己”);在社会历史层面,关于偶然和必然的思考,极其有助于让你在重大的决策上受益。之所以前面的对立统一模型包括了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是因为细菌的偶然在你的眼中是必然,正如你的偶然在社会历史中是必然。如果你提前通过社会历史的必然得知了自己的偶然,你可以去选择一些更好的偶然。

0x05 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它们比你常见的“现实”和“可能”多了一层哲学的定义,带了一点抽象。比如,我看到天上笼罩着一大朵乌云。“一大朵乌云”是现实;“可能下雨”是可能。那么,它们如何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关系呢?

  • “一大朵乌云”作为现实,揭示了“周围水蒸气液化,一点一点聚拢了足够多的水汽,让云的颜色从白变黑”,是过去现在的一种相互关系。
  • “可能下雨”作为可能,揭示了现在将来的天气的相互关系。

有了迄今为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你应该可以量产所谓的道理了吧?

下篇:自我教育/3 马克思主义哲学/5 认识论

这篇文章我就多多抄书了,因为原文的逻辑比较完整且连贯。我可能在某些地方加一点旁白。

0x01 实践与认识

1. 实践的定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关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 人 = 高等动物 = 动物 + 主观能动性
  • 主观能动性不仅把人和动物区分开,还把平凡的人和平庸的人区分开。
  • 在和你相似的千万个样本中,你脱离最大似然估计的程度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强弱。

什么叫“在样本中脱离最大似然估计”?在前文中,我屡次提到“国产大一新生”。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做题人。试想,如果从中随便选择一个人,ta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幸福吗?你愿意度过那样的人生吗?我想,随便参考一下父母辈,你至少不会给出一个偏向于肯定的答案。既然你也是千千万万的做题人之一,你凭什么摆脱统计规律呢?极高的智商?出众的执行力?绝佳的运气?从我迄今为止的观察来看,唯有主观能动性是偏航的必要条件。

2.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你)、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 实践主体:指的是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 实践客体:指的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实践中介: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申、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从实践中介中,已经可以看出(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陈旧”。上述子系统的划分颇有“古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味道。我可以提供一种更抽象的叙述方式,实践主体(人)基于实践中介作用于实践客体,无外乎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经由其正确以扩大physical和mental的作用域。前者涉及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后者涉及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要学“肢体延长、感官延申、体能放大”以及“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这种把物质定义为“金、木、水、火、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枚举类,而是去试着坚持哲学的高度抽象。要知道,考研政治这些编书的人,水平自然高不到哪去,顶多东抄抄西抄抄凑出一本教辅书罢了。

3. 实践的基本类型

  • 物质生产实践
  • 社会政治实践
  • 科学文化实践

4. 实践的决定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让你们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你们考研,这可能是不得不背的四句踩分点,但你们不会拿它们替换自己换来换去的个性签名。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不难理解。你听一遍徐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实践;你看一遍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篇,这也是实践。它们构成了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二。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有点怪了。我学习好累,听了一节课就不想听了,看了一篇文章就不想看了,怎么还可以成为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动力?那说明你没有尝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甜头。在硕士期间,我如上一篇文章所说,思考自己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思考社会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收获了极大的成长。你的认识、你的数学、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不能拿到奖学金、能不能得到保研资格、能不能让你找到高薪的工作,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它们真正的甜头其实在于你通过它们从这个世界中巧取豪夺所得到的生命和自由。之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国产大一新生长期接受“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病态学习观(或认识论)。事实上,学习(实践)是有乐趣的,所以学习(实践)会成为你增长知识(认识)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更怪了。我学习是为了变强,为了爆金币,为了有钱花,怎么可能为了实践?当然,爆金币和花钱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变现的实践,但广义的实践是“你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既然“认识真正的甜头是你通过它们从这个世界中巧取豪夺所得到的生命和自由”,那么这正是你认识的目的。可以参考一下这篇回答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某任领导核心,这句话算是比较深入人心。不多赘述。

5.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2.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反映的创造性)。
  3.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的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乃至后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你可以看到非常多“A决定B;B反作用于A”。在马克思主义的叙事逻辑里,A是矛盾对立统一更突出的甲方。在实践与认识中,实践决定认识。我应该强调的是,可能我千言万语不及你认真地去尝试“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实践)。

6. 从实践到认识(知行)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 感性认识:指的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 理性认识:指的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表现为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都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 理性因素:指的是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 非理性因素:指的是人的情感和意志(包括冲动、欲望、本能等)。从广义上看,还包括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再次提醒,不要学“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指导、解释、预见”这种枚举类。看到类似的表述,你可以把它们理解成“无法在定义上完美地概括而举了一些‘包括但不限于’的例子”。

7. 从认识到实践(行知)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也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世,“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即实践)”。

0x02 真理与价值

1. 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真理的一元性指的是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 真理的绝对性指的是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真理的相对性指的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2. 价值的定义

在哲学上的“价值”指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例如,人和苦难。人是实践主体;苦难是实践客体。对人而言,苦难有没有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苦难没有意义,因为苦难本身是消极的。苦难的意义在于战胜苦难的意义,因为战胜苦难是积极的。

  • 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 价值具有客观性: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 价值具有多维性: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评价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3. 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

  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良”、“美”的认识为目的。
  2. 评价结果和评价主体直接相关,受主体意志的影响。
  3. 评价结果的是否正确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4.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4. 实践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

  • 实践的真理尺度: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 实践的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其实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的痕迹早在“见自己”中已经显现:

截至2023-02-25T22:38:25+08:00,这句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在微信读书上收获了81136条划线。这句话在文艺青年的金句榜上绝对名列前茅。但事实是,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还原王小波在1973-05-13的所思所想。我们“见自己”不一样。就“见自己”的描述而言,作为没有维基词条的无名之辈,我们仍然可以还原关于自己的、海量的细节(即过去的描述)。这导致了可能性的差异。就“见自己”的结论而言,基于“天地”、“众生”的“见自己”和普通的见自己完全是两个极端,前者对后者错。这成为了平庸和平凡的界限

在介绍“信息量导致可能性的差异”和“对错导致平庸和平凡的界限”之前,需要解释描述结论所谓描述,指的是客观的陈述。比如,“A昨天晚上吃了一个梨”。吃了就是吃了;没吃就是没吃。无论现在和未来发生了什么,“A昨天晚上吃了一个梨”的正误不可能改变。所谓结论,指的是主观的观点。比如,“A喜欢吃梨”。同样地,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难道“A喜欢吃梨”可能改变吗?注意原句的条件“无论现在和未来发生了什么”。假如A吃梨,一口咬下去,下一秒看见了半条虫子,留下了吃梨的阴影。或者,A的爸爸心血来潮,承包了几千亩的梨园。不幸的是,梨市的行情变差了,导致大批大批的梨卖不出去。为了不浪费,A和A的亲朋好友家堆满了吃都吃不完的梨。在一个月“全梨宴”的洗礼下,A终于一看到梨就反胃了。所以,“A喜欢吃梨”可能改变。如果换一个更加严谨的说法呢?比如,“昨天的A喜欢吃梨”。在这个说法之下,我从“A喜欢吃梨”的主观中走出来,客观地评价“昨天的A”。描述和结论的区别在于是否和未来有关。我们通过过去的描述得到未来的结论。过去的描述是客观的,正误不可能改变;未来的结论是主观的,正误待定。

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这在考研政治中是错误的提法,必须强调价值是主体的,但仍然是客观的)。我们可以用这对矛盾解释什么呢?信息茧房。通过一个小细节切入,“你点赞基于什么”。是认为作者说得对,还是认为作者是自己的互联网嘴替,还是希望作品(文章、音视频)得到传播?这几乎可以还原你活在真理中,还是活在价值(充满了主观性的信息茧房)中。如果基于是非,你将不断更新迭代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基于情绪,你的用户画像绝对会被算法时代利用得明明白白。不过,我们有没有必要对这个小细节足够地吹毛求疵?不需要。但是,你有必要分得清生活的哪些方面活在真理(客观)中,哪些方面活在价值(主观)中。一言以蔽之,你有必要明确真理与价值的分界线。

0x03 补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说实话,初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感受到了其所谓的大智慧。但是,真正让我有惊喜的感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在中国大陆谈论政治、经济需要花费大量心血适配个人言论自由的程度、还要担心传播、审核、被批倒批臭,所以我不写。我个人建议你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要注意到“罢黜百家,独尊马术”的春秋笔法。依我个人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某些定义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比如资本、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此外,对于理工科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附带一些社会科学的科普,比如唯物史观、国家、阶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解这些名词,你才有可能理解这个国家,而不是跟着一帮堪称智障的犬儒说什么“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如果你读书极少,那么我建议你先读完《明朝那些事儿》